商城义乌 品质生活——改革开放30年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房地产篇)

[发布时间:]2009-3-8 18:09:10 [作者]陈红亮、楼超 [人气]750

——改革开放30年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房地产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义乌房地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  到繁荣的蜕变过程。住宅建筑投资逐年增长,房地产企业家数迅速增加,住房品质不断提升,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不仅见证了义乌的城市发展,更加见证了义乌人居住的环境、品质、观念和价值的改变。
一、义乌房地产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房地产起步阶段(1978~1992)
三十年前的义乌,整个就是农村,歪歪斜斜的茅草房,大片的平房,人们还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 环境下生活。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进,我市个体经济活跃,市场逐步形成,工业初步发展,为我市房地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开发处于萌芽状态。
(二)房地产初步发展阶段(1993~1997)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我市房地产开始起步,先后建设了沪江小区、绣湖住宅区、胜利小区等住宅区,房地产开发框架初具雏形。
——房地产开发企业家数逐年增加
九十年代初,我市房地产企业只有两家。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企业相继成立,到1997年底发展到23家。其中国有房地产公司3家,集体房地产公司10家,其它房地产公司10家,成为房地产建设的中坚力量。
——房地产投资额呈上升趋势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行,到199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4.02亿元,比1993年翻了一番,大于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投资总额。1995~1996年,房地产投资掀起一个小高潮,1995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38亿元,创历史新高。到1997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4亿元,虽比最高时期有所回落。但其中商品房的投资2.24亿元,占到全社会住宅投资的95%以上,表现活跃。
——城市框架基本的形成
随着我市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市场的新建,义乌逐步向商贸型城市发展。商业性用房开始兴建,与新兴市场构建出义乌城市的基本框架。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周边地段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
(三)房地产全面发展阶段(1998~2005年)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我市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先后建设了江南住宅区、锦都豪苑、时代广场、嘉鸿别墅区等高档住宅社区。
——房地产开发企业迅猛增加,民营房地产企业活跃
1998年我市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有24家,其中民营性质的房地产企业13家,占到全部房地产企业近一半。到2005年底,共有57家房地产企业成立,比1998年增了1倍多,且大部份都是民营企业,大大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企业开始注重品牌效应,努力提升自身资质水平。我市57家企业中,国家二级资质企业有2家,三级资质企业有23家,四级资质企业有11家,还有17家待定,大大提高了我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能力和品质。
——商品住宅建设逐年升温
1998年房改以来,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住宅建设步伐逐年加快,掀起房地产市场发展新高潮。1999年,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8亿元, 2000年仅一年,完成房地产投资6.82亿元,同比增长3.8倍;2001年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又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13.75亿元;此增长形势持续到2005年。到2005年底,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39.84亿元,与1999年比,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7倍多。2005年我市房屋施工面积190.11万平方米,与1999年39.39万平方米比,增加了150.72万平方米。
——住房品质日新月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商品住宅建设方面根据市场不同需求,开发既有高收入人群需要的别墅和高档公寓,又有符合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房;以科技进步提高住宅的品位已成为共识,住宅开发上向居住功能完善、大面积户型发展,积极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信息通讯设备、安全防范设备等新设备、新技术,使我市住宅品质更上一层楼。
——商品房价格日益飙升
随着我市商贸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聚集,商品房供不应求,促使我市房价在这阶段一路飙升。1998年,我市商品房每平方销售均价在千元以下,到2005年底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达到5127元/平方米,在几年时间里翻了几倍,平均每年增长53.6%。特别是市场周边的商业用房,价格更是惊人。2002年在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边上曾拍出每平方22.5万元的天价房地产开发地块,成为当时的全国最高。
——以个人集资为主的城镇非商品住房建设热度不减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其中一项是将原来的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鼓励集资建房。全市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积极组织个人集资建房,有条件的居民自建住房的积极性也较高,因而使城镇非商品住宅建设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房地产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
2000年,我市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坚持现代化商贸名城方向,向5 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发展”,以福田市场为中心,先后大手笔进行市民广场、会展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江滨绿化带、北苑工业园区、国际物流中心、安居工程、汽车市场、火车站新区等工程建设,以此不断拉开城市框架,以新的功能区扩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品位。房地产开发商业层出不穷的推出各种品质、层次、风格的住在小区、小高层、和商业用房,住宅建设融入了城市建设当中,加大了城市化建设步伐。
(四)房地产发展基本成熟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改革开发以来,我市房地产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阶段,发展到今时今日,应该说已基本成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房地产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宅品质进一步提升
2007年底,全市房地产企业工业90家,其中一级资质有3家,二级资质有10家,三级资质有28家。目前在建的大项目有欧景名城、城市花园、金城高尔夫等,开发规模都在10亿元以上,而且设计一流,布局合理,配备完善,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住宅新宠。
——房地产开发向城镇延伸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已经由城区向周边城镇发展。近几年,我市房地产开发商先后在佛堂开发了凤凰名城,在廿三里街道开发了金桥人家,在苏溪镇开发了“水木清华”、钻石广场,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进行。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
农村住房条件的好坏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我市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金华市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及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村庄整治新思路,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截止2007年底,我市已有一百多个村居启动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风貌,提高了农民生活品质,推进了城乡一体华进程。
二、今后我市房地产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为实现我市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并以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出发点,今后要努力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今后要继续贯彻近年来出台的各项调控措施,继续稳定房屋价格和维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适度增长。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今后要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整,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多数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结构不合理问题在现在已经有了初步改善,但还没充分调整到位。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扭曲住房需求,抬高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不利于解决普通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
要切实加强规划和土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着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将规划设计条件、住房销售价位、套型面积等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的有关规定,建立起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的保障机制。同时,完善土地出让合同,明确开竣工时间等有关要求,并严格依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加强对销售价位、套型面积和开发建设过程的监督。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继续贯彻落实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的规定,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量,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切实把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同时,要积极研究发展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实行经济适用住房租售并举。
——大力发展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
目前我市住宅市场的交易是以新建住宅一级市场为主,存量住房的二级市场发展缓慢,租赁住房市场不规范,市场交易量很小。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各收入阶层的人无法通过二级市场的顺畅交易梯次地向上改善住房条件。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迫切需要发展住房二三级市场,使住房存量资源发挥效用,减轻一级市场的市场需求压力。
——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广节地节能建筑
首先要加大房地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盘活和利用存量土地,不仅要征收超过合同约定开发期一定时期土地的闲置费或无偿收回使用权,还要探讨建立土地闲置超过一定规模和期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
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房屋建设的高能耗现状应马上列入到房地产开发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应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对违规者加以处罚。对于不到位的法规和标准要尽快加以完善,特别是应尽快改革供能方式,实施管道供煤气,分户计量,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浙江义乌香居房产简介及公司地址 | 浙江省义乌市二手房信息 | 浙江省义乌市租房信息 | 房产经纪人 | 合作伙伴 | 用户协议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帮助中心

客服QQ1:52458656 客服QQ2:343596280      虚假信息举报: QQ52458656

义乌市香居房地产信息网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28196号-2